農民保險繳了半輩子卻領不到,應注意法令的規定, 老農兼職被退保

    農民保險爭議:繳費半生卻遭退保,審計部要求嚴查

    農民保險制度再掀爭議!許多老農繳納保費長達半生,卻在退休時發現無法領取年金,原因竟是因兼職工作而遭退保。審計部最新報告指出,在全台91萬名農保投保者中,有約8,500人疑似擁有其他正職工作,恐不符農保資格,已要求農業部加強查核,確保保險制度公平合理。

    農保繳少、年金更少 老農難維生

    農保雖然費用較低,但對農民來說,老後領取的年金也相對有限。一位老農朋友長年投保農保,擁有小片農地,但因地處偏鄉,出售也難變現,生活依舊困難。月領僅七、八千元年金,無法維持基本生活開銷。這位老農抱怨,政府不應只因兼職就取消農保資格,讓投保一輩子的農民晚年陷入困境。

    兼職導致退保?審查標準惹議

    農保規定,參加者須以務農為主要職業,但許多農民因務農特性,在農閒期間兼職補貼家用,卻因此遭退保。依據現行法規,自2008年(民國97年)11月28日修法後,農民若從事其他兼職,每年累計工時不超過180日,其農保資格仍可保留。然而,許多農民表示,法規適用不清,部分人因此遭取消資格,甚至無法退回已繳納的保費,讓人無所適從。

    勞保可重複投保 農保卻嚴格限制

    不少人質疑,勞保與農保的規範標準不一。勞保在某些條件下允許雙重投保,但農保卻不允許,即便一日重複投保,也必須退出農保。過去審計單位更發現,至少上萬人透過關係取得農、漁保資格,甚至有部分人擁有更優渥的正職工作,卻仍選擇加入農保,讓社會資源遭濫用。

    此外,現行制度對農民的保險選擇影響甚大。許多農民長年投保農保,但退休後發現,年金所得遠不如勞保,若再加上遭退保,等於一生繳納的費用白白損失。

    制度應調整 確保公平與保障

    專家認為,農保的核心應以「實際務農」為標準,包含:

    1. 擁有土地
    2. 進行實際耕作
    3. 收成後須有交付合作社等證明

    政府應明確訂定標準,避免讓不符資格者鑽漏洞,同時也應給予真正務農的農民合理的救濟管道,以免影響其基本生活權益。

    農民為了生計兼差,卻因此喪失農保資格,令人質疑制度的公平性。如何在維護保險制度公平性與保障農民權益間取得平衡,成為政府與社會亟需解決的問題。

     

    Please publish modules in offcanvas position.